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鸚鵡雙病毒 (法蘭西斯掉羽症 APV & 鸚鵡喙羽病 PBFD)

鸚鵡雙病毒 (法蘭西斯掉羽症 APV & 鸚鵡喙羽病 PBFD)

鳥多瘤病毒(avian polyomavirus; APV),屬於Family Papovaviridae,Genus Polyomavirus,
為無被膜的環狀雙股DNA病毒,大小約40-55 nm。APV主要在鸚哥的雛鳥(budgerigar neonates)
造成急性全身性的症狀,又稱小鸚哥病(budgerigar fledgling disease;BFD),但由於所有的年齡
的鸚鵡科鳥類皆可被感染,因此現在常用APV感染症的病名取代BFD


鸚鵡喙羽病病毒(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 virus; PBFDV)
屬於Family Circoviridae,Genus Circovirus,為無被膜的環狀單股DNA病毒,大小約14-26 nm [29]。
PBFDV可感染鸚鵡科鳥類,臨床症狀包括體重減輕、羽毛發育不良、脫毛及喙部會有畸型情況,
及會損害免疫組織器官並會抑制免疫系統。急性感染大多發生在三歲以下之鳥禽,在第一次長羽
時期(28-32日齡),鳥類會有沉鬱及脫羽情形,並會造成敗血症性肺炎及腸炎,嚴重時會致死,
但大多數死亡病例多為二次性感染造成,慢性感染則在換羽後發生,以慢性漸進性、對稱性的羽毛
生長不良和偶見的嘴喙病變,故稱鸚鵡喙羽病(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PBFD)


APV感染之臨床症狀的表現和鸚哥(budgerigars)的年齡有關。10-15日齡的小鸚哥可能在尚未出現
臨床症狀前就急性猝死,未發生猝死的小鸚哥則會有臨床症狀的出現,包括明顯的對稱性掉羽、
腹部腫大、皮膚變色、皮下出血,有時還會出現神經症狀,如頭頸的震顫、共濟失調。本病的死亡率
和感染年齡相關,未成年之小鸚哥在臨床症狀出現後通常都會迅速死亡,耐過的鳥隻於隔年之換羽季節
會再長出羽毛


鸚鵡喙羽病 (PBFD) 最初只在澳洲的野生鸚鵡發現,但隨著鳥類的世界貿易已傳播至世界各地
 

鸚鵡喙羽病 (PBFD) 是一種由環狀病毒(一種單股DNA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傳染病,好發於巴丹鸚鵡、
錐尾鸚鵡、金剛鸚鵡身上,在Pionus及亞馬遜鸚鵡等也偶有病例出現。患有此病的鳥兒,可能會有
異常掉羽或羽毛萎縮變形,而新生的羽毛又發育不全,甚至只停留在羽管階段的症狀;另外,鳥喙
也會因異常增生而導致變形


鸚鵡喙羽病 (PBFD) 在外觀上直接觀察到的就是喙以及羽毛(Beak and Feather)這兩個部位的病變,
因此而命名為「喙羽病」,這可由組織學上的發現來做解釋,科學家發現PBFD病毒是親上皮性的,
所以容易攻擊上述兩部位之組織。而毛囊受侵害之後自會引發一連串羽毛的問題,如上、下喙之異常
增生會導致喙過長、脆性增加,所以可能導致喙變形或斷裂,進而出現進食困難
 

鸚鵡喙羽病 (PBFD) 病毒不單單侵害上皮細胞,還會破壞鸚鵡的免疫系統,包括破壞華氏囊、胸腺、
骨髓等,免疫系統等等,進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所以鸚鵡可能因其他二次性感染(包含細菌性、黴菌性)而致命
 

感染鸚鵡喙羽病 (PBFD)的患鳥,初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的羽生異常症狀
但在數年之後或免疫力下降時才會發病死亡
 

鸚鵡喙羽病病毒(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 virus; PBFDV) 可藉由糞便而排毒
另外,羽毛、皮屑、喙上皮細胞的脫落也可排毒
但健康的鳥兒若吃了這些污染物,均可能造成感染,其中以羽屑的傳播為最嚴重
 
APV與PBFDV皆可垂直傳染及水平傳染
水平傳染係經由羽毛、皮屑和糞便排毒,再經由口腔或呼吸道感染。
垂直感染方面則是藉由親代鳥在感染後之病毒血症時期感染或在反芻餵食雛鳥時,
將帶有病毒的消化上皮細胞一起餵食給雛鳥而造成感染 
 
環境消毒劑:
官網
F10®SC (F10消毒劑)
Virkon® S (衛康消毒劑)
F10、衞可 完全沒提到 APV, 而且它只是環境消毒劑 是可以抑制 已經患有PBFD的鸚鵡
但有它的抑制效果 不是完全有效ㄟ 這是官網關於F10的運用請參考
F10、衞可 是廣效的環境消毒劑,用在環境淨化方面,可以除去來自鳥舍病毒感染的濃度
用在治療方面 F10SC可以輔助環狀病毒感染的治療,減少繼發性感染 在被感染的鳥舍使用 有70%的鸚鵡存活(官網的報告 有待驗證)
至於它的毒性請GOOGLE
 

參加鳥聚的自我規範&自我保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